您当前位置:首页 >> 新闻资讯 >>  >> 正文

大学生毕业求职时不宜“过度包装”

    来源:临沂人才网    2013-07-03     浏览:

  • 字体:
    在浙江省人才市场近日举办的“秋季人才招聘会”上,不少企业界人士抱怨:现在的大学生太“训练有素”了,面试时善于迎合,把自己“包装”得很好。招进来后才发现,一些学生并不适合在企业工作。

  杭州双溪漂流董事长高长虹说,现在大学生越来越会包装了。“往往是面试的时候滔滔不绝,对一些问题的应对也很得体,但等招到单位上班后才发现,本人的实际工作能力比面试时差远了。”高长虹表示,面对这种善于包装的大学生,企业会改变面试方式,将“一对一”面试改为一群面试者参加公司冷餐会,或开展小组讨论等,希望通过侧面“察言观色”。

  企业抱怨应聘者太会包装,而应聘者则表示现在的面试不太科学。

  采访中,记者发现,很多大学生为了过面试关,都精心准备,希望能投企业所好。在高校BBS上,各类企业的面试题目和应答方式汇成信息库,学生可以琢磨出外企、国企、民企等各类企业的面试特点。有的学生收到某公司面试通知后,会到处向“过来人”打听面试题目。

  许多高校开设面试辅导课,内容包括衣着、表情、眼神、握手,以及各类问题的最佳回答方式等,非常细致周到。据浙江工商大学就业指导部的老师介绍,学校会传授许多“标准答案”。例如,被问到“你对薪水有何期待”时,最好不正面回答,而是说“我刚毕业,经验不足,不太看重薪水,更看重公司文化、发展前景”。

  对于大学生面临“诚信危机”,浙江大学社会学教授刘志军认为,面试时的确要讲求一定技巧,但以展现真实的自己最为重要。

  “如果大学生将一个'过度包装'的自己呈现在对方面前,或许暂时会成功。但日后用人单位会失望地发现,你并不是他们需要的人;而你也有可能对这份工作感到不理想。这对双方都是损失。”因此,刘教授表示,毕业生在面试的时候尽量展示自己的真实想法,不要一味取悦用人单位,而耽误双方。

  此外,刘教授对目前的高校辅导学生面试技巧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,他认为学校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指导,从大一到大四循序渐进,让学生知道自己适合往哪一类行业和单位发展,不断提升这方面素质。这样,毕业生求职时才能有的放矢,拥有更大竞争力。



  • 字体: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上海传浦劳务派遣有限公司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